德侑實業有限公司設立於民國92年,延續承接原鞋類模具製造及鞋材開發設計,憑藉獨特的專業技術長期為各大品牌OEM、ODM提供產業全方位服務。
德侑實業有限公司創辦人林晉陞為了打破一句俗語「阻礙我們前進步伐的往往不是身上的千斤重擔,而是腳下那雙不合腳的鞋子。」
運用這樣的理念,展現出我們將走在「沉、穩」的路程,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德行天下」。
從模具開發、材料研發、創新製造到整合顧客需求過程中,發現人們只重視外形,卻忽略買鞋的初衷。
為了要穿的舒適、走的安穩,有人說:「一雙好鞋,更需要搭配一雙優質的鞋墊,才可以帶你到任何你想要去的地方。」
為了替自己身邊重視的人們做一雙好的鞋墊。不論是在外形,還是在舒適度上都能達到顧客的需求
即便現今許多的鞋廠因成本上的考量,顧了外形,忘了內涵,但依然不忘在品質上的「堅持、 執著」。
進而將他從踏進社會後,所做的開發、研究、創新以及對材料的要求全部整合之後
憑藉獨特的專利技術將極其珍貴的天然乳膠與千垂百練的備長炭完美結合後,創造出獨家環保無毒的TakeSoft 徳舒孚專利綠金乳膠
把乳膠材料與備長炭提高到更高的層次。同時具備防霉、抑菌、透氣、除臭、遠紅外線等五大功效,並榮獲多國發明專利
生產過程採用專線製造專利乳膠材原料,全自動化生產保證品質與產量穩定,達到品牌客戶的最高要求。
20多年來我們以臺灣為基礎,世界為疆界,正派經營、創新思維,陸續拓展國外市場提供高品質的產品,用熱忱、專業、誠信的服務態度成為顧客首選的事業夥伴。
而目前引進最新石墨烯加工技術,為鞋墊增加更多的可能性。
石墨烯是一種以sp2雜化連接的碳原子緊密堆積成單層二維蜂窩狀晶格結構的新材料。
具有優異的光學、電學、力學特性,在材料學、微納加工、能源、生物醫學和藥物傳遞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被認為是一種未來革命性的材料。
第一,石墨烯對紅外光、可見光、紫外光的透光率均達97.7%;其透光性在較寬的波長範圍內都很好,被其吸收的光還能迅速轉化為其他波長的光。
第二,密閉性好。不透氣、也不透水,對強鹼、強酸等腐蝕性溶液有很強的抵禦能力;能有效抑制細菌的生長。
第三,強度高。石墨烯的強度是鑽石強度的2倍、鋼材的200倍,是已知硬度最高的材料。有人這樣打比方:將與食品保鮮膜薄厚一樣的石墨烯製品蓋在一隻杯子上,想用鉛筆頭戳破它,得一頭大象站在鉛筆上才行。
第四,韌性非常好。石墨烯是已知的最柔韌的材料,且抗壓力非常高。普通的石墨烯包裝袋可提起一輛2噸重的汽車。
而在生物醫學和物理學領域,研究發現大腸桿菌在石墨烯上無法生存,而人類的細胞卻能正常生長。
石墨烯的二維結構會與大腸桿菌上的磷脂分子產生交互作用,在拉扯下會使大腸桿菌破裂、無法存活。
這種物理性殺菌的方式,也不易像使用抗生素容易產生抗藥性,因此,可用於製作止血繃帶、抗菌服裝,以及食品、藥品等的包裝材料。
德侑實業有限公司TakeSoft 徳舒孚專利綠金乳膠與全新石墨烯加工代工技術與你一起打攜手打造環保無毒的健康世界。
德侑實業有限公司開發的產品下:
足弓鞋墊 <<<<點擊進入官網
足弓鞋款 <<<<點擊進入官網
工廠內照片
各類型鞋材、鞋底、石墨烯鞋墊相關產品,批發,零售,代工,設計開發生產製造,請立即與我們聯繫
德行天下:
地址:427臺中市潭子區雅潭路二段399巷200 -7 號
電話:04-2531-9388
網址:https://www.deryou.com.tw/
EE1151CEFE15 |
臺北石墨烯鞋墊切割代工廠,臺北石墨烯鞋墊切割廠,臺北石墨烯鞋墊代工廠,臺北石墨烯鞋墊加工廠,臺北石墨烯鞋墊OEM工廠,臺北石墨烯鞋墊OEM工廠,臺北石墨烯鞋墊自創品牌設計工廠,臺北石墨烯鞋墊工廠,臺北鞋材石墨烯鞋墊批發工廠,臺北石墨烯鞋墊直營製造工廠,臺北隱形增高石墨烯鞋墊工廠,臺北氣墊石墨烯鞋墊工廠,臺北矽膠石墨烯鞋墊工廠,臺北乳膠石墨烯鞋墊工廠,臺北足弓石墨烯鞋墊工廠,臺北腳窩石墨烯鞋墊工廠,臺北除臭石墨烯鞋墊工廠,臺北牛皮石墨烯鞋墊工廠,臺北皮革石墨烯鞋墊工廠,臺北真皮石墨烯鞋墊工廠,臺北牛皮乳膠石墨烯鞋墊工廠,臺北皮鞋石墨烯鞋墊工廠,臺北石墨烯鞋墊開模切割代工廠,臺北石墨烯鞋墊開模切割廠,臺北石墨烯鞋墊開模代工廠,臺北石墨烯鞋墊開模加工廠,臺北石墨烯鞋墊開模OEM工廠,臺北石墨烯鞋墊開模OEM工廠,臺北石墨烯鞋墊開模自創品牌設計工廠,臺北石墨烯鞋墊開模工廠,臺北鞋材石墨烯鞋墊開模批發工廠,臺北石墨烯鞋墊開模直營製造工廠,臺北隱形增高石墨烯鞋墊開模工廠,臺北氣墊石墨烯鞋墊開模工廠,臺北矽膠石墨烯鞋墊開模工廠,臺北乳膠石墨烯鞋墊開模工廠,臺北足弓石墨烯鞋墊開模工廠,臺北腳窩石墨烯鞋墊開模工廠,臺北除臭石墨烯鞋墊開模工廠,臺北牛皮石墨烯鞋墊開模工廠,臺北皮革石墨烯鞋墊開模工廠,臺北真皮石墨烯鞋墊開模工廠,臺北牛皮乳膠石墨烯鞋墊開模工廠,臺北皮鞋石墨烯鞋墊開模工廠
臺南石墨烯鞋墊切割代工廠,臺南石墨烯鞋墊切割廠,臺南石墨烯鞋墊代工廠,臺南石墨烯鞋墊加工廠,臺南石墨烯鞋墊OEM工廠,臺南石墨烯鞋墊OEM工廠,臺南石墨烯鞋墊自創品牌設計工廠,臺南石墨烯鞋墊工廠,臺南鞋材石墨烯鞋墊批發工廠,臺南石墨烯鞋墊直營製造工廠,臺南隱形增高石墨烯鞋墊工廠,臺南氣墊石墨烯鞋墊工廠,臺南矽膠石墨烯鞋墊工廠,臺南乳膠石墨烯鞋墊工廠,臺南足弓石墨烯鞋墊工廠,臺南腳窩石墨烯鞋墊工廠,臺南除臭石墨烯鞋墊工廠,臺南牛皮石墨烯鞋墊工廠,臺南皮革石墨烯鞋墊工廠,臺南真皮石墨烯鞋墊工廠,臺南牛皮乳膠石墨烯鞋墊工廠,臺南皮鞋石墨烯鞋墊工廠,臺南石墨烯鞋墊開模切割代工廠,臺南石墨烯鞋墊開模切割廠,臺南石墨烯鞋墊開模代工廠,臺南石墨烯鞋墊開模加工廠,臺南石墨烯鞋墊開模OEM工廠,臺南石墨烯鞋墊開模OEM工廠,臺南石墨烯鞋墊開模自創品牌設計工廠,臺南石墨烯鞋墊開模工廠,臺南鞋材石墨烯鞋墊開模批發工廠,臺南石墨烯鞋墊開模直營製造工廠,臺南隱形增高石墨烯鞋墊開模工廠,臺南氣墊石墨烯鞋墊開模工廠,臺南矽膠石墨烯鞋墊開模工廠,臺南乳膠石墨烯鞋墊開模工廠,臺南足弓石墨烯鞋墊開模工廠,臺南腳窩石墨烯鞋墊開模工廠,臺南除臭石墨烯鞋墊開模工廠,臺南牛皮石墨烯鞋墊開模工廠,臺南皮革石墨烯鞋墊開模工廠,臺南真皮石墨烯鞋墊開模工廠,臺南牛皮乳膠石墨烯鞋墊開模工廠,臺南皮鞋石墨烯鞋墊開模工廠
高雄石墨烯鞋墊切割代工廠,高雄石墨烯鞋墊切割廠,高雄石墨烯鞋墊代工廠,高雄石墨烯鞋墊加工廠,高雄石墨烯鞋墊OEM工廠,高雄石墨烯鞋墊OEM工廠,高雄石墨烯鞋墊自創品牌設計工廠,高雄石墨烯鞋墊工廠,高雄鞋材石墨烯鞋墊批發工廠,高雄石墨烯鞋墊直營製造工廠,高雄隱形增高石墨烯鞋墊工廠,高雄氣墊石墨烯鞋墊工廠,高雄矽膠石墨烯鞋墊工廠,高雄乳膠石墨烯鞋墊工廠,高雄足弓石墨烯鞋墊工廠,高雄腳窩石墨烯鞋墊工廠,高雄除臭石墨烯鞋墊工廠,高雄牛皮石墨烯鞋墊工廠,高雄皮革石墨烯鞋墊工廠,高雄真皮石墨烯鞋墊工廠,高雄牛皮乳膠石墨烯鞋墊工廠,高雄皮鞋石墨烯鞋墊工廠,高雄石墨烯鞋墊開模切割代工廠,高雄石墨烯鞋墊開模切割廠,高雄石墨烯鞋墊開模代工廠,高雄石墨烯鞋墊開模加工廠,高雄石墨烯鞋墊開模OEM工廠,高雄石墨烯鞋墊開模OEM工廠,高雄石墨烯鞋墊開模自創品牌設計工廠,高雄石墨烯鞋墊開模工廠,高雄鞋材石墨烯鞋墊開模批發工廠,高雄石墨烯鞋墊開模直營製造工廠,高雄隱形增高石墨烯鞋墊開模工廠,高雄氣墊石墨烯鞋墊開模工廠,高雄矽膠石墨烯鞋墊開模工廠,高雄乳膠石墨烯鞋墊開模工廠,高雄足弓石墨烯鞋墊開模工廠,高雄腳窩石墨烯鞋墊開模工廠,高雄除臭石墨烯鞋墊開模工廠,高雄牛皮石墨烯鞋墊開模工廠,高雄皮革石墨烯鞋墊開模工廠,高雄真皮石墨烯鞋墊開模工廠,高雄牛皮乳膠石墨烯鞋墊開模工廠,高雄皮鞋石墨烯鞋墊開模工廠
玉米 作者丨文清 請你猜個謎語啊: 一個小孩長得俏,衣裳穿了七八套。頭上戴頂紅纓帽,身上粒粒珍珠寶。打一農作物。這是什么呀?玉米呀!恭喜你,猜對了。 玉米是我們家鄉的土特產,也是我們整個山區的主要農作物。說起玉米來,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光名字就有一打,什么玉米,玉茭,棒子,玉黍,苞谷等等,因為分布區域廣,所以各地的叫法不同,我們這里就叫玉茭,到了四十里外的將軍墓就叫棒子。哈哈,挺有趣吧?但我們寫作時,還是習慣性的叫它的學名——玉米。 玉米春種秋收,生長期約三個月。它屬于草木植物,但莖都像是半木本的,挺硬。芒種時節,收完小麥,即點玉米。我小時候經常跟著父母去點玉米,先用點镢刨窯,間距約二三十公分,然后施些肥,埋上土即可。當然點種前先要放水洇地以保墑,大夏天在麥茬垅子里刨窯挺受罪,因為穿涼鞋,所以一不留神就會被麥茬扎腳,可疼哩。相比之下,對到雨后,去旱地種玉米就好多了,乓乓乓,刨窯,點種,施肥,埋土就完事,就怕天旱不下雨,還得挑水灌窯兒,又累又麻煩。立秋后,禾苗漸漸長大,長長的綠葉分披,特別精神,這時,需要間苗,就是每簇中兩三棵苗要拔去小的,只留一根粗壯的。間苗時,要拔的苗要斜著拔,不能傷了主苗的根,拔后還要把主苗的土摁扎實。好手半天能間出一大塊地,看著滿地綠油油的玉米苗迎風舞動,心中煞是歡喜,同時也為拔下的青苗感到惋惜。 秋天下幾場透雨,玉米苗長勢迅猛,粗壯喜人。澆水,鋤草,施肥,隨著玉米稈的躥高,粗大的玉米棒子也逐漸長長,層層青皮,簇簇紅纓,十分威武。我們一幫小朋友常常鉆進玉米地捉迷藏,拔了紅纓,綁在細鐵絲上做成戲里的胡子,戴在鼻下挼著唱戲。可嗨啦!到了七八月,嫩玉米一批一批地上來,我們掰許多回家煮了吃,那味道香噴噴,嫩生生,清香可口,又解餓又解饞。 九月,玉米,大豆,高粱,水稻,谷子,紅薯等農作物都熟了,田野里五谷飄香,學校也放假了,我們便開始了緊張的秋收。其中收玉米——我們這里叫掰玉茭,就是一項大活兒,緊跟著便是種麥子,割稻子,收谷子,刨紅薯,摘柿子,可忙啦。 單說掰玉米吧,家家都是小片地,東一項,西一項,哪熟哪掰,我和弟弟妹妹用排子車拉著籃子,挎簍和尼龍袋來到地里,咔嚓咔嚓地掰著,扔成一堆一堆,緊掰慢掰,半天也就兩三分地,然后裝簍,裝袋,連挑帶扛地運到車上,母親用快鐮砍倒玉米稈,在地里垛成一堆一堆,最后還要抱出地邊。因為幾天內要澆地種麥,所以清理玉米地也是當務之急。母親邊干邊催,我們都覺得十分苦累。緊忙慢忙,還經常搭晌搭黑。抱玉米稈時,那粗長的玉米葉子經常把胳膊拉流血,并且玉米稈子粗壯濕重,沉得要命,抱不了幾抱就累得夠戧,這還不算,用镢頭刨玉茭根可費死勁了,水地玉米根又大又深,特別難刨。幸而后來換了品種,直接連根拔掉,曬幾天磕打掉根上的土,直接抱走就完了。不過雖然看起來省事兒了,但拔玉茭稈也需要力氣,孔武有力的彪形大漢自然不在話下,像我們這瘦馬可憐見的孩子可就費老勁了,常常手都挼破了皮,那玉米稈子還是死死地跟我們較勁,就是不出來,這時,我就會想起水滸傳的花和尚魯智深來,那位英雄都能倒拔垂楊柳啊,他要能幫忙,這些玉米稈還在話下。弟弟這時罵罵咧咧地拿了酷鐮上來了,“他姥姥的,我還不信拔不掉你。”于是咔嚓一下,砍了秸稈,又用镢頭刨掉根,扔下面河溝了,我們哈哈大笑,“還是軍子有辦法!” 運回院子的玉米堆成了山,我們還要連夜撕皮,再把金燦燦的玉米穗子,一籃一籃地背到棚子上碼好,讓它風干。第二天,還要繼續這個流程,每天累得我們叫苦不迭。 玉米曬干后還要剝玉米。就是先用錐子把一根玉米戧下幾溜,再用手把所有的玉米子兒剝下來,你想,那么多玉米,全部從棒子上剝下來該多費力呀!所幸后來發明了剝玉茭機,可惜我年輕時沒趕上。 記得小時候剝玉米,爺爺奶奶,大爺大娘,哥哥姐姐,有時姑姑小姨也來幫忙,可熱鬧啦,我們呢,剝一會兒,玩一會兒,光想赤著腳在那厚厚的玉米子上踩來踩去,很舒服。 玉米子兒曬干后,扛到街上,用碾子推成玉茭面,糊鍋,貼餅子,或摻些白面蒸窩窩,反正不好吃,奶奶總是給我們多摻些白面,和進油鹽,在灶火里給我們燒鍋角,又香又脆,可好吃啦。當然,更好吃的是母親給我們炒了炒豆,杠炒面,噴香噴香,好吃極了。再后來,村里常有嘣玉茭花(爆米花)的來,我們便背了玉米,嘣一鍋白花花又香又脆的玉茭花,咯錚咯錚地嚼著,津津有味。 至于玉茭稈在地里曬干后,被運到河灘搭成塔狀,像麻屋子,我們常常鉆進去捉迷藏,運回家的玉米稈也可以做柴禾,或被大人們鍘成一堆二公分的小段,做成草料,拌了麩子喂牲口,大人們之間常常開玩笑:“這些干糧給你吃的,吃兩口吧。” 剝下的玉米可以作養柴,還可是編成蒲墩,坐在石頭上不怕涼。有時我們把粗壯筆直的玉米稈做成齊眉棍來比武,有時又折一節勺狀的秸稈,把一枚枚石子揚上天,但劈開外皮,想用它來制做眼鏡時,就不行了,因為瓤太軟了,不如高粱稈好用。 玉米面不僅可以做成食物或熬玉米粥,還是制酒的上好原料。但想起初中在漿水中學吃的那些鐵塊般的玉米面餅子和粗沙般的玉米湯,我怎么也喜歡不起玉米來。不過,自從超市有了細玉米面后,熬出的玉米粥光滑可口,或買一些嫩玉米蒸熟吃時,我才又漸漸地喜歡玉米了。真是: 亭亭玉立披盛裝 紅纓飄舞攢金棒 大田溝壑又豐年 金珠玉粒滿糧倉 +10我喜歡
中國人說話做事就是講究一個“度”,水滿則覆的道理大家都懂。 在談經濟時,適度原則經常被人們掛在口頭上; 說到中國的藝術,也是推崇 “文質參半”的適度的審美形態; 提及中國人的處世智慧,“中庸之道”四個字是怎么也逃不開的。 同樣的,在與人交往過程中,尤其是在交談時,該說什么、不該說什么、說到什么程度上,這個“度”是需要被仔細拿捏的。 許多情況下的“知人不言盡”、“責人不苛盡”,既是一種免受埋怨的自保行為,更是延續友誼的君子所為。(美文精選網:www.meiwenjx.com) 01 知人不言盡,言盡則無友。 看過這樣一個故事,小A問相戀三年半的男友B,“咱們在一起這么久了,你覺得我有什么缺點需要改的嗎?” 原本這就是一道變相撒嬌的男友測試題,一句“你不用改,現在的你最完美”就可以順利過關,可是B卻是這么說的: “你不守時、愛挑剔,還有很嚴重的潔癖。平時太不會省錢了,買那么多包包衣服家里都放不下。最主要的是你不做家務,等到以后結婚了怎么辦……”(美文精選網:www.meiwenjx.com) B把心里攢了好久的對女友的不滿統統說了出來,一次說了個痛快,卻沒注意小A漸漸陰沉下去的臉色。 最后的結局大家可想而知的,當小B開始把女友的缺點擺在臺面上說的時候,不歡而散就成了不爭的結局。 不管你們的友情有多鐵,不管你們的愛情有多么至死不渝,評價一個人的時候千萬不要把所有話都說完說滿,一定要注意把握說話的尺度,否則朋友會一個個離你而去。 “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孔子認為君子行事要果斷敏捷,而言語則務必要謹慎小心。 《論語·公冶長》記載了這么一段對話: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 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給,屢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意思是有人說冉雍這個人有仁德,但是不善言辯。 孔子回復道,“御人以口給,屢憎于人”。 就是說伶牙俐齒,咄咄逼人經常會被人討厭,若是一味地言無不盡,觸及談話對象的痛點,那么身邊的朋友必定會一個一個離你而去。 現在的許多人,都喜歡捏住身邊朋友同事的瑣事秘密喋喋不休,把這當作是娛樂消遣活動為平淡的生活增色。 殊不知,自己以為的率性純真的真性情,卻是葬送友誼的直通車。 02 責人不苛盡,苛盡則眾遠。 《菜根譚》有言: 山之高峻處無木,而溪谷回環則草木叢生; 水之湍急處無魚,而淵潭停蓄則魚鱉聚集。 此高絕之行,褊急之衷,君子重有戒焉。 高山多險石,湍流流速太快,都不是生物適合生長的環境。 用來與人相比,那么就是說一個人若是自視過高,對人苛求太甚,那么必會淪落到“人至察則無徒”的地步。 對于他人的過失,中國古人的智慧就是認為可以進行適當批評,并且要講究分寸:“攻人之惡,毋太嚴,要思其堪受”。 駁斥別人不好的地方,不要過于嚴苛,要想到他是否能夠受得住。 1952年,周恩來總理率中國代表團訪問蘇聯,打算談一下中國“一五計劃”期間蘇聯援建項目問題。 到達蘇聯后,周總理集結人力逐字逐句討論修改“一五”計劃的草案,連標點符號也不放過。 印刷前,又特意叮囑一位同志負責最后核實。 不過,周總理之后發現核對后的稿子仍有差錯。 但他并沒有直接批評校對的同志。而是第二天,周恩來在代表團駐地與大家共進午餐,特地去和這位校對的同志碰了杯,笑著說了一句:“罰酒一杯吧!” 這種做法既點出了這個同志的錯誤,又沒有讓他在眾人面前難堪,這當然比板著臉一個勁兒地苛責要高明得多。 呂坤在《呻吟語·慎言》中說,“責人到閉口卷舌、面赤背汗,猶刺刺不已,豈不快心!然,淺隘、刻薄甚矣!故君子攻人,不得過七分,須含蓄以養人之愧,令其自新,則可。” 不留情面地責備別人,直到對方啞口無言、無地自容,仍還不止不休,這樣做盡管能夠逞一時之快,其實卻暴露了批評者自己心地狹窄刻薄。 所以,君子責人掌握必要的尺度,火候決不超過七分,用含蓄委婉的方式使對方感到慚愧,良心發現,從而改過自新。 君子責人從不以一種居高臨下、盛氣凌人的姿態,而是始終讓別人感到如沐春風的舒適感。 責人過于苛刻,就會讓對方感覺到嘲諷挖苦的壓迫感。 久而久之,大家都會因為厭惡、恐懼而漸漸疏遠你。 +10我喜歡
探訪石頭城 焦富軍 石頭城堡位于佛坪縣岳壩鎮龍潭子村委會北1公里處。是一座用河床石砌成的城堡。這對秦嶺腹地南坡的佛坪縣來講,算是一處史海鉤沉的地方。這些年,我懷著獵奇的心理,先后兩次探訪過石頭城,一直想揭開她那神秘的面紗。 第一次初識石頭城,緣于赴一場朋友們的酒局。 佛坪農村待人接物非常熱情厚道,可能是山區條件艱苦、生活方式單一的緣故,多少年來,一直盛行著濃厚的酒文化。生我養我的陳家壩孔家灣在我縣來講,是一個酒文化相當有名氣的小山村。家鄉人待客必飲酒,勸酒必勸醉,遇到貴客更是“要么喝得四腳朝天,要么喝得當場還原”,曾經讓很多去孔家灣工作、作客的人聞風喪膽。一句“酒喝了還要喝的”在佛坪酒場上流傳盛廣,堪稱陳家壩人的飲酒名言。受大環境的熏陶,我養成了豪爽大氣、爭強好勝的性格,一直也喜歡這一口。特別是遇到性情相投的人,很享受那種觥籌交錯、推杯換盞、劃拳行令、開懷暢飲的氛圍。第一次知道龍潭子,是聽說那里的人酒量很大,喝酒從不用小杯子,一般都用一杯可倒一兩酒的“八卦杯”,三個門杯后再打通關,桌上人人如此。竟然還有比孔家灣喝酒更厲害的地方?我很不服氣。正所謂百聞不如一見,五年前的一個周末,受好朋友邀約,我們一群酒友抱著探尋龍潭子“八卦杯”的目的,去龍潭子玩過一天。 我們去龍潭子走的是剛剛修建好的西呂路(西岔河——呂關河),從彭家溝進溝,翻過蒿坪、金家坪、大埡,然后沿著陡峭的山路下坡,一直下到山腳下的小河邊,道路異常崎嶇陡峭,奇險無比。然而,到了龍潭子,才發現這里溪流清澈透明,地勢平坦開闊,住戶依山傍水,視野豁然開朗,讓人神清氣爽,真可謂隱藏在秦嶺深處的一塊凈土。 ------ 朋友家非常熱情好客,一家老小忙前忙后,端茶遞水、水果茶食、殺雞剖魚、洗菜燒肉,忙得不亦樂乎。離開飯還有些時間,朋友告訴我們說,龍潭子保護站就在附近,離這不遠還有個石頭城。我一聽就來了興趣,約著大伙兒一起去走走看看。 一支煙功夫,就路經保護站,來到一座小石橋上。放眼望去,只見在兩條河溝交匯的三角地帶,有一塊地勢較高的平地,一丈多高的石頭圍墻,院內的竹子非常茂盛,隱隱可見幾間農家房屋,我想這一定就是向往已久的傳奇堡壘——石頭城。我駐足觀望,看到整個城堡南、西均臨河,東面是一面坡,北面是農田。朋友還指指點點,頭頭是道的告訴我們,左手是呂關河正河,右手是一條名叫銀龍溝的岔河,石頭城所處的地方按風水來講有二龍搶寶的寓意,所以是龍潭子的一塊風水寶地。朋友還告訴我們,城堡的北面,有一道石頭城門,從那里可以進入城內。大家都是第一次看到,竟然有這么保存完整、堆砌整齊的石頭圍墻,想必里面的住戶一定是舊社會的大戶人家,都爭先恐后爬上田坎向城門走去。 來到北城門,的確是不同凡響。城門依偎在一棵高大的古樹旁邊,呈圓拱形,有兩米高,一米二寬,整個城門全部用規整的白石條壘成,下面鋪著一塊石門檻。城門上面和周圍全部是由大小不一的鵝卵石一塊塊壘成的圍墻,石頭已變黑,上面還長著許多的苔蘚和雜草,讓人不難想象這塊城堡的悠久和厚重。 沿著石塊鋪成的小道走進城堡,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塊7、8畝左右的平地上,三排土胚瓦房形成了一個三合院,靠南是菜地、竹園。城內的住戶關門插鎖,看樣子可能出去干農活了,兩條土狗汪汪的叫個不停,一群雞子在菜地里悠閑地覓食。遺憾的是除北面的城墻保存完整以外,其余三方城墻損毀嚴重,垮塌得僅存1/3左右,但根基仍存。院內的水池邊,幾塊石磨、石臼、石墩零星的擺在地上。依據現存的城墻和石器,不難在腦海中復原石頭城曾經的舊貌和輝煌。朋友們很驚奇,興奮的在院內四處觀望,有幾個還爬上城墻,拿著手機不同角度的拍照,大家都在努力搜尋古城堡歷史的痕跡。 阿姨的電話說菜做好了,讓我們快點回去,我們只得匆匆走出城門,帶著諸多疑問順原路返回,去真正體驗傳說中的“八卦杯”。 再后來,我先后讀過曹慶、黃文慶等幾位大師關于龍潭子石頭城的文章,總覺得這是個有故事的地方,更加激起了我再探石頭城的欲望。 前幾日,我們駐村扶貧工作隊員從栗子壩村返回縣城,路過龍潭子,考慮時間充裕,在我的提議下,我們又一次駕車來到石頭城,再次探訪這座古老的城堡。 前幾年的探訪場景歷歷在目,我們輕車熟路,城內景象依舊,只是在房檐下多了兩排懸掛整齊的黃燦燦的玉米棒子。這次幸運的是城堡內老少兩代主人都在家,我迫不及待的和他們攀談起來,想深入了解石頭城的來龍去脈、滄桑歷史。 老人姓趙,名全福,今年78歲了。在他斷斷續續的訴說當中,賢惠的大娘、忠厚的兒子還不停地插嘴補充,讓我大致了解了石頭城的歷史過往。 石頭城修建于清代中葉,當時可能是這里處于儻駱古道沿線,南來北往人流量較大,四川籍大戶張氏弟兄不知處于哪種理由來到此處,看上了這塊地方,于是開始圍墻圈地,置辦家業。請來能工巧匠,花費大量麻錢,修建房屋城墻。當時的房屋正門有六扇,三道門洞,門頭、櫥窗、屋檐都選用上好的棗木筑建,上面精雕細刻了很多精美的圖案,部分墻體還彩繪有花草魚鳥,樓上有小姐繡花樓,屋內名貴家具一應俱全。修建城墻時候,由于石頭用量很大,據說張家財大氣粗,不管是當地佃戶還是過往游民,只要抱來一塊石頭,就可以得到一個麻錢。歷時兩三年,一座密不透風、堅不可摧、威武雄壯的石頭城終于建好。當時的張家在龍潭子周邊盛極一時,擁有半條河的山林,號稱“張半河”。 據老人訴說,河對面也有一個大戶,家大業大,號稱“姚半河”。張、姚兩戶隔河相望,在龍潭子虎踞龍盤、富甲一方。可能是這兩個大戶太富有的緣故,后人游手好閑、貪圖享受,吃喝嫖賭抽,五毒俱全。沒幾代人,很快就家道中落,開始衰敗起來。 民國年間,為了爭奪一塊墳園,張家與河對面的姚姓不睦紛起,兩家人住在佛坪老縣城打了三年官司,最終張家官司打贏了,那塊墳地判給了張家所有。就在官司打贏的那天晚上,姚老爺從老佛坪帶回密信,指使家中十多號長工連更曉夜把那塊墳地挖了一道一米多深、幾十米長的深壕。雖然張家贏了官司,但據說龍脈被挖斷了,導致張老爺的后代全部是癡呆傻啞,從此張家徹底敗落。 再后來,張家后人在窮困潦倒之時,只得將祖業——石頭城賣給了田家,田家最后又賣給了趙家,趙家幾代人一直在這里繁衍生息。 現在居住在石頭城內的主人趙全福老人家中有四口人。聽他說,2002年六九洪災,銀龍溝一河大水沖垮了靠南的城門城墻。2005年,老宅子年久失修,部分柱子、椽子腐爛裂口,房子搖搖欲倒,缺乏文物保護意識的趙家人便拆掉了舊房,重新修建了現有的土木瓦房。最讓人傷感的是,他們在下根基和砌屋檐時,還將石頭城圍墻上的部分條石拆除了。當年的石頭城已不復存在,只留下了部分殘缺不全的遺址,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 看到眼前的一切,聽著老人的訴說,我百感交集、萬分凄涼,懷著失落的心情離開了這個傳奇的城堡。 一路上我難掩傷感,嘆息不止:斗轉星移,難保山河依舊;人間百態,定有內外緣由!我想起曾國藩的十六字家訓:“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我還想起林則徐說過一段發人深省的話:“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么,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么,愚而多財,益增其過。”是的,石頭城的興衰史不正是這些至理名言的真實寫照嗎? 返回途中路過村委會,聽村支書說,石頭城已引起了縣文旅局的重視,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會撥專款進行復原整修,用以發展龍潭子美麗鄉村旅游事業。我期待著,憧憬著,到那時我一定會第三次、第四次······探訪石頭城。 +10我喜歡
留言列表